冒充国家发改委,假冒央视记者!“华夏社区”一天送2万元,真vps跟云服务器相却是……

来源: 搜狐中国
2025-05-15 03:35:04

最佳回答

“vps跟云服务器”冒充国家发改委,假冒央视记者!“华夏社区”一天送2万元,真vps跟云服务器相却是……

“有个叫‘华夏社区’的活动在拉人注册,说注册后每年可以领10000元,每天答题还能赚1000元,是真的吗?”近日,上海辟谣平台后台接到读者留言,希望求证一个名叫“华夏社区”的“国家级重大工程”。经调查,一个冒充国家机关发文、假冒央视记者采访,意在套取公民个人信息的骗局浮出水面。

警惕新骗局。

“红头文件”竟然字体大小不统一

“华夏社区”推广文案显示,这是国家发改委推动的“民生项目”,通过联合华为、小米等“华夏企业”,在社区建点,帮助企业拓展市场,也为社区增加就业岗位、增收机会等,属于“企业反哺,全民共享”。

加入“华夏社区”的“回报”很丰厚,包括注册后每年能获得10000元“小康助推金”、每天签到答题的额外奖金等。

不过,“华夏社区”不是具体某个社区,不是App,也不是公众号或小程序,而是一个网站。

上海辟谣平台记者浏览该网站发现,不用进一步注册,就能判断这是不法分子设下的骗局。

一方面,该网站没有主体,没有ICP备案号,也没有公安联网备案,属于“三无”非法网站。

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在中国境内开展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网站,必须分别在工信部门指定的备案服务机构完成ICP备案、在公安部门完成联网备案,并将ICP备案号、公安联网备案号公布在网页上。

合法网站会公示运营主体、ICP备案号、公安联网备案号。

然而,“华夏社区”网站没有以上信息。向网站“线上客服”询问项目的运营主体,被告知“国家项目要签署保密协议,现在项目还没有正式公开”。

“华夏社区”网站涉嫌非法运营,客服用“保密协议”回避运营主体。

另一方面,该网页罗列的“活动介绍”“新闻宣发”等内容均弄虚作假,且涉嫌冒用国家部委名义伪造“红头文件”、假冒央视新闻记者摆拍“新闻”等违法行为。

例如,不论是推广“华夏社区”的线上短视频,还是所谓官网上的“活动简介”均称,这一“重大工程”由“国家发改委”推动,“官网”上还有“查看相关红头文件”服务。点开这份抬头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红头文件”,能发现行文不符合公文格式,并存在段落未对齐、字体不统一等“一眼假”漏洞。而且,在国家发改委的官方信息发布渠道,没有任何信息或文件提及“华夏社区”。

网站呈现的“红头文件”有明显造假痕迹。

再如,“新闻宣发”称,新华社、人民网、澎湃新闻、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节目对“华夏社区”进行过全面报道。经核查,以上媒体从未介绍或报道过“华夏社区”。网站所转载“新闻报道”中的“新闻照”只是部分名叫“华夏小区”的普通风景照,或“华夏银行”等名称含有“华夏”二字企业的工作照,与网站所称的“华夏社区”没有关系。部分“新闻报道”中的采访对象也“查无此人”。

“华夏社区”所称的“新闻报道”都是捏造的。

此外,“官网”和部分推广“华夏社区”的自媒体、网络群组都使用了一段看似来自央视财经频道的“记者采访”视频。视频左上角有“CCTV2 财经频道”的标志,“主持人”拿着带有“CCTV2 财经频道”台标的话筒,街访“市民”都表示知晓“华夏社区”项目,并且已经从中受益。但是,央视财经频道没有发布过类似的新闻报道,而且该视频的拍摄、剪辑方式,以及“市民”的应答,与正常的新闻采访截然不同,摆拍痕迹浓重。

所谓“央视财经频道采访视频”实为冒充央视记者摆拍而成。

一天“赚”两万,提现变成零

从“官网”已经能看出,“华夏社区”不可信。但为了进一步调查其内幕,记者以普通市民的身份,注册、登录并按网站的要求进行签到、答题等,看看推广者所称的“注册每年领10000元、每天签到答题再赚钱”是怎么回事。

在“华夏社区”的注册界面,除了要输入姓名、手机号,设置登录密码之外,还得输入“邀请码”和“支付密码”。“邀请码”不难获得。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有不少账号在推广“华夏社区”,并提供“邀请码”。不过,这些账号本身疑点重重,有不少公开推广“刷单”等违法行为。

推广“华夏社区”的自媒体不仅涉嫌假冒记者,还公开推广“刷单”等违法行为。

完成注册后,记者看到,账户里果真出现了10000元“小康助推金”。然后,记者根据网站规则“签到”“答题”:签到1次,获得500元“助推金”。答题环节只有1个行文非常口语化的问题:“华夏社区是几号启动的?”回答正确后,又获得1000元“助推金”。

当然,只有把账户里的钱拿出来,才算真的“赚到”。记者决定“提现”,发现需要按照网站提示,输入身份证号进行实名认证,并实名绑定银行卡。实名认证后,记者又获得了10000元“助推金”。短短1天,记者在“华夏社区”的账户里就有了21500元“助推金”。

可是,当所有信息输入完毕后,系统内显示的可提现余额不是21500元,而是0元。为什么不能提现?客服称:

两天时间,记者在华夏社区网站获得2.3万元“助推金”,但不能提现。

客服对不能提现的解释。

调查至此,“华夏社区”骗局被进一步揭开面纱:身份证实名认证、实名绑定银行卡、在网站上设置支付密码等一个个环节,将注册者的隐私信息一点一滴地汇聚起来,为不法分子实施进一步的不法行为做了铺垫。

至于所谓的高额“助推金”,无非是诱导公众提供信息、进入陷阱的诱饵。

老套路,新陷阱

“华夏社区”骗取注册人的隐私信息之后,还会做什么呢?网站现有的服务还不能看出细节,但从部分文字介绍,以及公安机关此前披露的案件可以推测,后续极可能涉及虚假投资、兜售劣质产品、诱骗洗钱、利用“提现保证金”“个人所得税”等名义骗取钱财等老套路。

事实上,调查发现“华夏社区”的形态与此前公安部打击并曝光的民族资产解冻类诈骗项目非常类似,只不过将原先的“公众共同参与,完成民族资产解冻”等说辞,换成了“民营企业支持,实现共同富裕”等新说法。

在这类诈骗项目中,不法分子打着国家、民族旗号,通过伪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编造国家相关政策等手段,开发专门的网站、App等,通过网络群组寻找潜在受害人,并利用网络会议培训“洗脑”,从一开始的“注册送钱、签到送钱、答题送钱”等,逐步变成鼓吹“低投入高回报”的投资陷阱、“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刷单”和洗钱陷阱;或者在“提现”等环节,以“提现手续费”“个人所得税”等名目骗取用户钱财。

总之,“天上不会掉馅饼”,日赚万金的“馅饼”背后,必然是个巨大的陷阱。公众若遇到声称由权威机构举办的活动,可以通过权威机构的官网及官方联系方式求证,切莫被不法分子所欺骗。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