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网红”的橱窗里塞满了商分享国外vps品

最佳回答
“分享国外vps”“儿童网红”的橱窗里塞满了商分享国外vps品
“他正在给小白鲸喂奶呢!”视频画面中,一名手持奶瓶的孩童正与自己的“小白鲸”玩偶互动嬉戏,此时身旁的母亲顺势接过奶瓶,对着镜头开始介绍产品特性。
这一幕,正是当前短视频平台上育儿类账号商业化运作的一个缩影。《法治日报》记者调查发现,一段时间以来,以记录儿童日常为名的亲子类账号在短视频平台迅速崛起,这些账号在发布的海量视频内容里频繁植入广告,有的开设商品橱窗,在广告上打着“××推荐”“××同款”等标签,吸引粉丝选购。
“小×”是某短视频平台上坐拥1900多万粉丝的头部博主。该账号目前已累计发布1000多条短视频作品,内容多以记录7岁女孩小×的日常生活为主线展开。记者点开视频观看发现,在其发布的视频作品中,部分视频涵盖大量软性广告带货内容。
例如在该账号置顶视频中,小×妈妈以带小×出行游玩为主要内容,在视频进行至后半段时,画面内容突然转而推介某品牌新款汽车。该视频通过旁白叙述推动情节演进:妈妈称自己精心准备了露营设备却遭遇“翻车”意外,随即爸爸提议“算了算了,你(小×)还是到车上休息吧”,之后自然过渡到车辆功能展示环节,如车内空间大、座椅舒适、配备全景天幕等。视频相关推荐词条是该汽车产品的相关测评,视频文案中也直接带上了汽车品牌名称。截至目前,该视频播放量已突破35万。
这种将生活场景与商业推广无缝衔接的创作模式,在亲子类账号中普遍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小×”的账号还专门设置了商品橱窗。平台数据显示,该橱窗目前陈列45款商品,累计销量超过7000件,跟随购买用户达6800人。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在其近期发布的50条视频作品中,有15条存在植入式软性广告营销内容,占比达30%。
有长期关注该账号的网友向记者透露,小×妈妈发布的视频内容存在前后矛盾的情况。在2022年3月的某条视频中,小×妈妈声称自己在生育第一个小孩时特别渴望拥有男孩,而在2024年更新的视频中,小×妈妈却表示初为人母极度期盼获得女儿,说完转头就卖起了奶粉。这种自相矛盾的表述差异,仅是因为不同产品所适配的营销诉求存在不同。记者搜索账号主页发现,该网友提到的相关视频已被删除。
类似操作并不鲜见。“×条来啦”是某短视频平台上拥有700多万粉丝的育儿类博主账号,其发布的视频中包含了许多植入式广告视频。例如在其近期发布的一条视频中,开头部分讲述了“×条”到泼水节游玩的情景内容,中间通过讲述“物品弄湿了”这一情节过渡至某品牌烘干机的使用说明。商品橱窗数据显示,目前该账号已售商品数量达7800件,跟买人数超过6000人。
“×小肉包”是某短视频平台上坐拥2000多万粉丝的头部博主之一。该账号自2020年启动运营以来,持续发布记录其成长轨迹的系列内容,早期视频主要是孩童成长过程中的趣味片段,自2022年起,其视频创作中开始高频次植入各类商业广告内容。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该账号发布的400多条短视频作品中,有80多条含广告内容,推广商品不仅涵盖儿童专用的面霜、纸尿裤、沐浴露等婴幼儿用品,还延伸至电子产品、家用汽车、成人护肤品等不同消费领域的其他品类商品。“×小肉包”的商品橱窗界面,虽然当前显示未上架任何商品,但平台数据表明,该账号已售商品数量达5万件,跟买人数超过4万。
记者检索达人报价平台发现,不少育儿类账号都公开报价接广告。例如,在某短视频平台坐拥超1000万粉丝的“×懒妈”,其达人服务报价为20秒以内视频13万元,60秒以上视频34万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像这类以娃为主的母婴萌娃(妈+娃)赛道账号,接广黄金期差不多是孩子5岁前,奶粉、安全座椅等单价高利润大的产品品牌舍得投广且产品迭代快。但要做有生命力的萌娃账号较难,孩子逐渐长大开始上学后,娱乐性和话题性减少,很多博主流量下滑、收入缩水。这种情况下,有的博主会选择转型为育儿博主或生二胎(甚至多胎),继续保持账号活跃度。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一些育儿类账号中,孩子的父母会不定时进行直播带货,带货时经常将孩子挂在嘴边,如“我家××就吃这个”“给她换了这个枕头之后睡眠质量好了很多”。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广告法明确规定,不得利用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作为广告代言人。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规定,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直播间或者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稿件来源:法治日报法治经纬
本报记者 孙天骄
本报实习生 陈立儿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