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正式启动 计划vps挂机ea技术资助35项
最佳回答
“vps挂机ea技术”上海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正式启动 计划vps挂机ea技术资助35项
东方网记者刘轶琳5月9日报道: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和健康上海行动,本市自2021年起,率先在全国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已连续开展五年。近日,2025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申报工作正式启动,包含健康科普专项、社区健康科普专项和健康科普能力建设提升专项等三大类,致力持续扩大本市优质健康科普内容供给,提升健康科普覆盖面和影响力,提高市民健康意识和素养水平。
“健康科普专项”包括重点项目与定向项目,计划资助35项。重点项目聚焦全民健康促进领域,涵盖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防控重大重点疾病、妇幼及青少年健康、老年健康、职业人群健康以及其他有关主题等六类主题,重点针对体重管理、心理健康、健康睡眠、儿科等领域开展,探索面向特定人群、特定场景的精准科普;定向项目则聚焦生育友好方向,重点普及优生优育知识、倡导科学健康孕育理念、生殖健康影响因素和健康促进、生育力影响因素和保护、生殖系统疾病防治、辅助生殖技术等。项目均要求开发创作一套完整的健康科普专题资源包,包括系列科普材料、“健康便签”、健康词条和主题课程四部分,系列科普材料不少于30篇,并有一套结构完整的数字化“健康便签”卡片组,搭建一套结构完整的健康词条框架且整套词条不少于10条、每条词条不少于800字,主题课程课件时长不低于5个课时、每课时不低于20分钟,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线下授课不少于10次,每次时长不低于60分钟,线下听众数量合计不低于500人。
“社区健康科普专项”专门面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资助20项,要求围绕某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或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须覆盖预防、诊疗、康复与疾病自我管理全过程,包括:一是建立可持续的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依托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与辖区内的托育机构、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二是提供优质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服务,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子屏和新媒体平台,传播相关主题健康教育资料,提供常态化线下公众健康咨询、健康知识讲座等服务,每个村居委开展不少于4次健康讲座和咨询;三是建设专病健康自我管理小组,采用同伴健康教育方法,每个村居委有至少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每个街镇有至少两个处于活跃状态的市级示范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日常活动每年不少于12次。
“健康科普能力建设提升专项”包括示范引领与青年创新两类。示范引领项目负责人须为1968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有特殊贡献者年龄可适当放宽,计划资助10项;青年创新项目负责人须为1980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计划资助20项。均以项目负责人为核心,规划开展具有示范引领意义或创新价值的健康科普或健康促进公益项目,项目成果产出需贴近市民关心关注的热点痛点健康问题,强化优质科普成果推广应用,需组织科普团队深入基层社区(居住社区和功能社区)开展常态化线下健康公益讲座与咨询,每区不少于1次,每次时长不低于60分钟。
健康科普专项、社区健康科普专项的项目周期为1年,健康科普能力建设提升专项的项目周期为2年,项目培养对象所在单位均需1:1匹配经费。市卫生健康委表示,希望通过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持续开展,产生更多优秀健康科普作品、人才、品牌、模式,更好发挥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主阵地”与“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加强健康科普优质资源供给,大力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深入推进健康上海行动,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健康获得感。